• 手机版
    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本站
  • 官方微信
    粤西在线官方微信公众账号
    添加方式:
    一、搜索添加微信号(yxzx111com)
    二、扫描左侧二维码
  • 焦点热门杂谈 秀场大杂烩美食吧
  • 护肤二手房车友会 摄影者彩妆美体
  • 爱旅游爱文艺投资人 口述婚姻家庭情感汇
  • 二手房租房求职 招聘二手交友
  • 查看: 2247|回复: 0
   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    [今日关注] 肇庆市首个古籍文献修复室“藏身”高要图书馆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跳转到指定楼层
    楼主
    发表于 2017-3-2 10:07:0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    西江日报  






    古籍文献修复人员正把多余的糨糊修复纸剪除。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摄

    西江日报讯(记者 吴威豪) 近日,记者从高要区黎汉光图书馆了解到,该馆是广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,在2015年6月建成了我市首个古籍文献修复室,至今共修复古籍文献已有800页。

    2月22日,记者来到该古籍文献修复室,闻到了一股既像药味又像木香的味道。高要图书馆古籍特藏室负责人曾凤英告诉记者:“古籍文献修复室和古籍特藏室共用一间室。经过普查,古籍特藏室里存放共644种8836册1912年前的珍贵古籍善本。2015年6月,在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帮助下,高要图书馆建成了古籍文献修复室,对古籍进行更深度的保护。”

    记者在古籍文献修复室里见到有洗书池、洗书槽、晾书架等设备。曾凤英告诉记者,这些物品都是定做的。因为古籍纸张非常薄,所以清洗书页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功底,也因此古籍修复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程序和需熟练的技巧。

    曾凤英给记者举了个例子:“例如我们使用的糨糊调制,必须用淀粉和水,要纯手工调制。在锅里水烧至沸点时,及时倒入冷水与淀粉调成浆,待锅中水温降至60℃,整锅离火继续搅拌,才能调出合格的糨糊。”

    曾凤英介绍,古籍文献修复室有3名工作人员,她们除了负责保护古籍文献的安全、借阅、整理等工作外,还必须根据《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》,对有破损的书籍进行修复。至今,她们共修复古籍文献有800页。

    据了解,高要图书馆始建于1926年。该馆对古籍特藏的管理、保护方面制定了安全防范措施,由公安部门列为重点保护单位,并设有专人负责。全部古籍都已使用樟木柜及利用药物防虫,工作人员定时搞好卫生防尘。该馆还在古籍室内安装了空调进行恒温恒湿的保护,对古籍进行了全面的装订工作,并对有破损的古籍逐步修复,以更好地保护古籍文献。  


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粤西在线 ( 粤ICP备17009436号-1|粤公网安备 44090202000436号 | 热线:0668-2899308 投稿邮箱:yxzxw111@163.com

    GMT+8, 2025-9-2 03:13 , Processed in 0.103064 second(s), 16 queries .

    Powered by Discuz!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